馬云曾說要培育更多的京東,現在阿里卻越來越“京東化”? |
發布時間:2021-12-06 文章來源:本站 瀏覽次數:2786 |
眾所周知,阿里和京東是我國大的兩家電商公司,阿里起步比較早,1999年創建時,就做起了B2B事務,也便是外貿。到了2003年,推出了淘寶,并很快就成為了行業第一,再到2008年成立了淘寶商城,后改名為天貓,這就組建了阿里的電商事務板塊。 京東盡管說是1998年創建,但彼時的劉強東還在中關村賣光碟,在線下做起了零售批發事務,據說成績還不錯。不過,2003年非典來襲,劉強東的生意受影響,不得已轉戰線上,于2004年開通了京東多媒體網站,也便是京東的前身。因而,京東進入電商行業,要從這一年算起,比阿里晚了很多年。 或許和劉強東的閱歷有關,京東的形式和阿里有很大不同。京東更像是一家線上的零售商,先把貨進了,然后自己來賣,自己發貨。京東從自己熟悉的3C數碼產品開始,再到家電產品,一步步做大。 發展到今天,阿里和京東都現已成為了我國顧客網購的首要渠道,用戶量都有幾億。只不過從規劃來看,仍是阿里搶先。 作為競爭對手,馬云和劉強東也經常評價對方。在一年的國際互聯網大會上,馬云說阿里不是電商公司,也不賣貨,而是幫助他人做電商,所以阿里要培育更多像京東這樣的公司。 其實,馬云的前半句說的沒錯,嚴格意義上來說,阿里的確不是電商公司,而是“線上版”的萬達廣場。他自己不賣貨,也不負責發貨,只負責供給渠道,招引流量,然后收取進場費,銷售扣點,廣告費等等,這才是阿里的首要收入,和京東有很大的差異。 不過,跟著電商行業的發展,兩種形式的差距逐步就出來了。11月18日,阿里,京東接連發布了2021年第三季度財報,京東營收同比增加25.5%,阿里除掉高鑫零售,同比僅增16%。而阿里的中心商業板塊(包含淘寶、天貓等事務),同比僅增3%。很明顯,阿里零售增加現已遇到了瓶頸。 實際上,這幾年,阿里越來越“京東化”。物流是電商行業極為重要的一環,馬云從前不重視,還不看好京東自建物流。但跟著京東在物流上的優勢越來越明顯,阿里又想搞好物流,再自建本錢太高,還不如收購。于是,成立了菜鳥網絡,把靈通系都收攏過來,先后都現已入股。 依照阿里的行事風格,一般都會全部收購,自己來做。不過,要整合這么多快遞公司,并不容易。從目前來看,整合是失敗的,各大快遞公司仍然是各自為戰。并且,自從有了菜鳥驛站后,快遞不再送貨上門,也飽受詬病。 除了物流,阿里在電商事務上,也在學京東,也便是不斷擴展自營事務,比如天貓超市,進出口事務等等,全部是自營,“京東化”的屬性正越來越明顯。這些自營事務增加速度非常快,遠高于其它事務。 自營事務逐步成為了阿里的新增加點之一,這也證明了京東形式的優越性。當然,京東除了自營,也很早就敞開了第三方事務,和天貓是一樣的。這兩家是互相學習,只不過一貫傲慢的阿里,想不到也開始學習京東。 自營形式的確有很多優勢,一方面是質量可以把關,避免劣質產品。另一方面自己發貨,還能確保時效。現在的天貓超市送貨也的確很快,產品也很不錯。 阿里增速現已開始落后京東,有人說京東要崛起了,但阿里實際上表現也不算差,特別是淘寶特價版和社區團購淘菜菜,增加非常快,這將會成為阿里的新增加點。 無論是馬云仍是劉強東,都不是全能的,總會有錯失的當地,未來仍舊值得看好這兩家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