復旦研討小程序漏洞獲頂會出色論文獎,微信支付寶都中槍 |
發布時間:2022-08-21 文章來源:本站 瀏覽次數:2512 |
2022年信息安全范疇四大頂會之一USENIX Security拉開帷幕。 今年又有好音訊傳來——復旦大學教授楊珉等研討員宣布的論文被評為“出色論文獎”。 USENIX Security,始于上世紀90年代初,被我國計算機學會(CCF)認定為網絡安全A類世界學術會議,據廣州大學統計,過去30年國內僅有20篇左右成果在該世界會議宣布,宣布難度極高。 作者之一楊珉教授長時間從事信息安全范疇研討,得知獲獎音訊后表示: 從13年宣布國內榜首第二篇網安頂會ccs的移動安全研討論文,十年白手起家,我們還要更進一步! 讓我們先來重視一下這篇獲獎論文研討了什么? 研討內容互聯網年代下,每個人的手機里簡直都裝置了很多的APP,而本篇論文聚焦的便是這些APP背面的安全漏洞問題。 許多APP在開發的時候,就會把一些不那么核心的功用托付給其他平臺完結,自己專注于服務現有用戶和招引新用戶。 而這些被托付出去的功用也被稱為“子APP”,常見的莫過于微信小程序。 微信便是一個很典型的比如,從剛出現時簡直只要聊天功用,到現在成了一個超級巨無霸。 功用越來越齊全的背面是380萬個被托管出去的子APP,這一數量甚至超過了谷歌Play中所有安卓使用的總數。 這些子APP不僅能像一般APP相同加載第三方資源,還能夠拜訪APP提供的特權API(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)。 但就引出了一個重要的研討問題——究竟哪些子APP能夠拜訪這些特權API? 研討人員發現,現行的APP往往選用3種身份來確定API拜訪權限——即網絡域、子APP的ID和功用。 然而在實踐使用中,由于這3種身份核實的辦法都存在一定問題,所以經常會放過一些“漏網”的子APP,這一概念在論文中被初次界說為“身份混雜(identity confusion)”。 為了搞清這一問題,他們研討了47個流行APP基于webview的攻擊和防御機制,如抖音、微信、支付寶、今天頭條等。 結果顯現,上述的三種身份混雜在所有47個被研討的APP中普遍存在。 更重要的是,這種混雜會導致嚴重的結果,比如某些子APP會暗中操縱用戶的財務賬戶,在手機上裝置歹意軟件等等。 別的,研討團隊還負責任地向以上APP的開發者們報告了這一結果,并協助他們進行漏洞修復。 研討團隊本篇論文來自復旦大學和約翰斯·霍普金斯大學的研討團隊。 共同一作是復旦大學的博士生張智搏和助理研討員張磊。 張磊,復旦大學系統軟件與安全實驗室助理研討員,曾獲得ACMSIGSAC我國優博獎和ACM我國優博提名獎。 主要在移動安全、系統安全和區塊鏈安全范疇進行安全漏洞相關研討,包含程序代碼剖析技能、軟件自動化測驗技能以及漏洞發掘技能等。 別的,值得一提的是楊珉教授,現任復旦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能學院科研副院長、教授、博士生導師。 在國內率先開展移動生態系統安全問題研討,研討方向主要包含歹意代碼檢測、漏洞剖析發掘、安全、區塊鏈安全、Web 安全和系統安全機制等。 |